发布时间:2024-03-08 05:01:35 | 来源:金年会手机网页版登录 作者:jinnianhui金年会官网 | 阅读量:53
关于这些网友关注、关心的问题,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以及中国科协田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铁民,中国航天科工李信、王巍来到“中国制造日”直播联动的第三part: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航天航空技术”专场,为我们一一进行了解答:
再延伸一下,所有以“伯努利原理”(伯努利方程是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动力学方程,意为流体在忽略粘性损失的流动中,流线上任意两点的压力势能、动能与位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这个理论是由瑞士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在1738年提出的,当时被称为伯努利原理。后人又将重力场中欧拉方程在定常流动时沿流线的积分称为伯努利积分,将重力场中无粘性流体定常绝热流动的能量方程称为伯努利定理。这些统称为伯努利方程,是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之一。)为基础的飞行器都可叫航空器。
有段时间,有一种有点偏颇的说法:认为航空航天的设计才是最高深的,材料工艺不是特别重要。而现在又有点反过来了:有些人认为设计画图很简单,真刀的材料工艺要更重要一点。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失偏颇。因为画图不是简单的画,设计者首先要对空气动力学等基础原理有深入的了解,对最新的材料工艺有及时掌握,综合各种因素才能进行设计。
比如我们的“航天三件套”:用新材料跟织物混合织造的保温性能特别好,而且又轻又薄又美观的防寒服;用特殊材料做的航天水杯,100℃的沸水倒入航天水杯,摇一摇就可以变成50-60℃温水,可以直接喝;将新材料应用到新鞋子上面,做出轻快美观又保暖防滑鞋。
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登上世界工业舞台的年轻金属,它仅次于铁、铝,被誉为正在崛起的第三金属。
“钛难了”首先难在熔炼。钛在熔炼过程中必须要求真空,真空以后还可能会出现各种杂质,有高密度的杂质,也有低密度的杂质。
如果不能确保钛的绝对精度,用这种含有杂质的材料制造出来航空航天器零部件一旦安装,最后极有可能机毁人亡。由于钛没有完全熔炼好,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发生过一些非常惨痛的教训。
另外“钛难了”难在锻造。一开始我们从业者根本不知道钛合金该如何锻造,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探索,根据钛合金导热性能比较好、冷却快,容易外冷内热,锻造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趁热打钛”比“趁热打铁”更重要这么一个概念。
但根据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又发现这个概念不全面,因为在锻造过程中打钛打太快,材料里面的温度还没有完全降下来,导致锻造的成品报废。于是,我们又提出了“控热打钛法”,最终比较好得解决了钛合金锻造难题。
在钛合金锻造的过程中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锻造过程的模具一般都是钢的,但把钛加热以后放在钢模具上进行锻造,钛合金材料很可能会粘在模具上,强拉就会拉断锻造好的成品。后来我们又发明了“玻璃冷化器”来解决这一难题。
我的一项技术,获得过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的钛合金工艺——“高低温交替热变形技术”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于大型钛合金零件生产中的金相组织不均匀的关键问题。
在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高精尖的艰难发展过程中,航天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跨过了一道又一道坎,我们的钛合金才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程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焊接装配组组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铁民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 航天特级技师 张铁民:
1958年9月1日,公司在党和国家“向科技进军”的号角声中应用而生,一开始叫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又叫北京科学仪器厂。在成立短短十年的时间里,一开始我们以生产老虎钳进行练兵,随后陆续研制生产了“C615K”车床、万能铣床、电子显微镜等一批国内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多项仪器的研制生产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在我国仪器仪表研制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1965年,公司被党和国家赋予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光荣使命,实现了从制造科学仪器设备到制造航天器的转型。为了攻克“卫星热控技术”这一难关,在当时的国内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全体干部职工刻苦攻关、精心实验。
最终突破了卫星舱大面积镀金,卫星外壳蒙皮等卫星研制的关键技术,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成功做出了贡献。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完成制造、总装、测试、出厂以后,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顺利送上了太空。当清澈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的时候,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就这样诞生了。
随后的六十多年里,我们又陆续完成了以“神州飞船”、“嫦娥卫星”系列、目标飞行器等300多颗星船的研制、生产、测试和发射场服务等任务。
1992年,我们企业更名为北京卫星制造厂;2017年,随着国家公司制的改制要求,企业更名为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开启了企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进入新时期,在习总“826批示”下,根据集团公司战略安排和自身发展实际,我们设置了全新的发展战略目标。
总有一种声音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下工厂、去一线,因为怕苦怕累。但实际上,我们航空航天领域的年轻人占比非常高。当我们看到自己制造的东西能保家卫国,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不会感觉到辛苦和累。
在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有非常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这个行业,年轻人吃不吃苦,累不累其实可以更进一步转化为这样的累和苦到底值不值得。
因为现在各行各业年轻人的压力都比较大,但如果你找到了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即使累也会有获得感,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
在庆祝卫星成功发射的庆功宴上,我们会制作一个带有卫星图案的蛋糕,尽量将蛋糕做的萌一点。在那个场合,蛋糕的美味其实也是次要的,能开这个庆功宴说明我们的卫星发射已经成功了,那种成功的喜悦心情是无可比拟的幸福。
飞机在前期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前期的研发成本非常大,包括飞机的设计、投产的原材料等等,都要花费巨额的费用。
在研制阶段,如果想立项干,首先需要一个启动合同,合同里要有200架的销售——只有超过200架的订购量,才有可能去启动这个项目。
但是飞机一旦定型拿到生产线后,销售阶段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利润。航空的市场非常巨大,我国的领土这么大,飞机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虽然国内的飞机市场需要量很大,但现在都是飞机“两巨头”——波音和空客在占据,国产的大飞机C919马上要加入到这个队伍里面去了,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坐上自己生产的飞机了。
我本人参加了国产大飞机C919工作,也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飞机在研制阶段的确非常烧钱,但在飞机做完以后,就是一个非常值钱,很能挣钱的东西了。美国的波音737、空客320等在中国还有其他国家挣了很多钱。
日本曾经统计过这样一组数据(数据不一定非常精准,但是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一个产品如果以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来计算,假设船舶是单位1,那么汽车是9、电子计算机是300,而客机可以达到800倍,航空发动机则是惊人的1400倍。
因为技术含量不一样,附加值带来的价值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高技术的产品必然是高投入,等到成熟以后,挣钱也是非常惊人的。
卖飞机挣钱还是一个比较狭义的概念,更多的是我们在飞机研发过程中对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带动作用。
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通过对一个大项目的研制,可以开发出很多以前不具有的技术,甚至全人类以前都没有的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焊接装配组组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铁民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 航天特级技师 张铁民:
从“北斗”导航的例子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即使投入再多的钱我们也要发展,因为我们如果不发展就会受制于人。
说我们国家的很多核心、尖端技术都来自国外,这种声音其实是对中国制造业和我们核心技术创造缺乏自信的表现。
我国现在完全有能力拥有自己的高精尖技术,比如1970年国外的超速技术就已经发展很成熟了,虽然该项技术我们只在近些年开始发展,但是我们已经迎头赶上。
包括现在设备的研制,模具的设计制作,零件的仿真等一系列都已经全部实现了自主掌握,已经形成了闭环。
尤其在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的时候,很多网友也提出同类似的问题:我们的919飞机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这其实是网友对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一种误解。
现在的飞机制造商都是全球采购,包括波音和空客,波音有大概50%的零部件是采购来的,我们的919也一样。
但是919核心的东西比如全机的设计、制造、计算等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包括我们公司的软膜成型技术,都有我们的核心技术在里面,而全机集成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在做。
航空航天人正书写一部属于自己的、充满开拓与奋斗,也充满梦想和自豪的历史华章。他们在航空航天制造业领域奋力拼搏,誓要在研发大国重器中彰显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硬实力!
12月26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制造日活动,主要包括线上直播联动和网络话题两个部分。网络话题#中国制造日#发出后,近百家央企、民营企业和科研单位官方微博纷纷转发跟进,展现企业在投身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过程中进行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线上网络直播部分,分别包括“基建‘狂魔’与一带一路”、“太阳的距离—核能”、“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航天航空技术”、“工业的血液—能源与电力”、“走向深蓝,走向深海—船舶与航海设备制造”、“从图灵测试到智能物联—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六个主题专场。
团团有线年已经过去,是时候来个年终盘点了,你取得了哪些成就?解锁了哪些新技能?你们有没有做到什么可以让自己举着大拇指说自己很棒的事情呢?或许不用很大,但是对于自己来说,很值得骄傲,很有意义的事情。欢迎告诉团团!把故事分享给团团,团团会从中选取优质评论上榜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哦~